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景寻踪 > 华北景点>正文

大美雄安文脉长 独特地理孕育非凡历史

时间:2018-03-31 09:47:21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华北明珠”白洋淀美景

  雁翎队纪念馆(局部)

  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上吹笙的老师傅

  马家寨造船工匠在认真修船

  □记者 龚正龙

  整理文献资料、实地探访调查、记录濒危工艺、出版相关方志、推进考古调查……近一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雄安新区相关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梳理工作稳步推进。3月25日,河北省社科院在石家庄举办“雄安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省社科院、省图书馆、省文研所、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雄安文脉传承、雄安历史与社会变迁、雄安历史文献整理、环白洋淀文化圈以及雄安非遗保护等多个主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开放兼容 独特地理孕育非凡历史

  燕南赵北、九河下梢、刚介慷慨、轻生尚义……历史悠久的雄安极富地域特色,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源流有着怎样的共生关系?该如何理解这种关系呢?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地域文化产生的基础。”研讨会上,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周振国指出,雄安地区处于冀中平原的,、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雄安地区生产方式异于他地,志书中称该地区“其俗渔猎,其业耕织”。农业经济和渔猎经济并重,是雄安地区历史上突出的特点,深刻影响着当地群众的思维形式、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

  雄安历史文化发展史,是人们不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省文研所所长张文瑞介绍,雄安所属区域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晚更新世时期。夏商时期,中原系农耕文化与北方戎狄文化,东部沿海文化与西部内陆文化在这里交互影响更加频繁,文化面貌异彩纷呈。燕昭王时期修筑的燕南长城固然是燕赵分界线,但同时也是燕赵文化的结合部,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并未阻止燕、赵、中山、齐、晋等文化交流融合的步伐,而且为秦汉大一统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唐代后期开始,雄安所属区域的人们改造白洋淀,修渠通水,引水灌溉,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宋辽对峙时期,宋朝官民利用白洋淀建阡陌,浚沟洫,河通淀,淀连河,建成 “塘泺防线”,并在白洋淀北界以燕长城遗址为基础,筑起一条沿淀通往霸州几百里的堤防以及寨、堡、地道、关隘等作为防御设施。明永乐年间,为补充白洋淀人口,官府主持移民白洋淀,建村、扩寨、筑房、造船、筑堤、挖沟、造田等活动,辅以渔苇生产,白洋淀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清朝,围淀造田,筑堤围圩,“环淀有堤百里”,农田种植面积增加,人口稠密……

  对此,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贾文龙指出,自春秋至明清,雄安地区都属低地平原洼淀交错地貌,在古代难以成为通都巨邑,但雄安地区处于华北平原中部位置,紧邻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连接通道,是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北上南下交通的重要路径,其地貌特征决定此地具有突出的地理隔阻和军事防守意义,又在经济上有虾鱼稻苇之利,因而随着中国古代都城位置的变动,雄安地区先后在河北“燕南赵北”“郡国藩镇”“燕云边防”“畿辅直隶”地理体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同功能,亦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纵观历史,今人更能深切体会到地理和历史的相互作用,尽管古代雄安地区不仅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而且置身于民族冲突战争的前沿,但也正是这种风霜磨炼和交流碰撞,使得“长城——边关”地缘形态下,战争和移民两大历史因素造就了雄安人民自古以来“质朴劲勇”的精神气质和“轻生尚义”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兼容性和开放性的品质。

  实干担当 人文积淀崇尚脚踏实地

  自然地理意义的雄安孕育并影响着人文地理意义的雄安,那么雄安有着怎样的文化积淀?这些曾闪耀星空的文化积淀,于今有着怎样的意义?

  平民性、务实性、进取性、批判性、创新性——研讨会上,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陈山榜认为,雄安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富有担当、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文化气质。

  “雄安文化有一个天然母体,就是燕赵文化。”周振国指出,河北古代的思想家也是燕赵文化的传承人。战国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荀子着力发挥了儒家经世济用的思想,倡导求实、力行,主张学术理论发挥“,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的作用,其思想奠定了燕赵文化的实学基础。对此,雄安地区的,儒者多有继承发扬光大,如以刘因、杨继盛、孙奇逢为代表的“容城三贤”。

  刘因是“元初三大儒”之一,在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成绩斐然,且和他个人的志趣、品格、操守、风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名重朝野的,学者。杨继盛不畏权势,被捕入狱后受尽酷刑,仍威武不屈,临刑前留下诗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清代纪晓岚、刘墉、翁同龢等都在杨继盛遗嘱写本上题跋,对杨继盛推崇之至。孙奇逢则倡导“躬行实践”,创立了兼容并包的实践性“新理学”,开辟了清初黜虚务实的一代学风。

  孙奇逢学术思想影响甚广,被后人称为“北学”。明末清初,在白洋淀南蠡县、博野县,还产生了,的颜李学派,创立和践行“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与孙奇逢理念相通,传承着求实力行、以义为利的精神。“‘容城三贤’不仅仅是容城名人,也是河北,历史人物。他们的著述被后人合编为《三贤集》,清朝、民国年间曾多次翻印,流传甚广。史书将‘容城三贤’和‘眉山三苏’相提并论,并称雄安地区‘读书有种、道义有流’,足见其影响之大。”省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陈瑞青说。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元明清时期雄安成为畿辅文化的核心区,促成了其在文化上的大繁荣,而这种文化的繁盛,主要得益于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清代河北地区县级书院共计136个,其中保定府最多有22个,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均建有县一级的县学和书院。渥城书院、正学书院、葛乡别塾、静修书院被称为白洋淀四大书院。除书院外,乡间私塾教育也得到发展,如清代容城县80多个村庄中,就建有102座私塾。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雄安文名极盛,留下著作的学者多达40余位,逐渐形成“颇知向学、士类渐众”的局面。

  文化积淀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文艺创作。雄安产生了众多蜚声全国的抗战文艺作品,《荷花淀》《芦花荡》《风云初记》《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雁翎队》《烈火金刚》等红色文学经典,构成了中国抗战文学史上重要内容。“鲜活的生命现象和坚定不屈的精神生态形成了雄安文艺多姿多彩的河流。活在当下的我们,在重新阅读和审视中,能够坚实地感受和触摸到雄安沉甸甸的历史真实、,的文化品格和丰盈的精神内涵。”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恩兵如是说。

  形神兼备 丰厚遗产见证中国智慧

  遗址189处、墓葬43处、古代建筑15处、近现代文物16处……张文瑞介绍,河北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经过全面系统的调查,截至去年底已调查登记各类文物遗存263处。这些文化遗存时代早到新石器时期,晚到明清时期。其中,地下埋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则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史迹。

  相对于这些有形的文物遗存,雄安的非遗和民俗则呈现出更加别样的风采。省社科院王胜博士介绍,2017年,以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为主的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对新区三县进行了普查,基本摸清了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

  新区三县非遗项目共213项,其中雄县82项,容城县40项,安新县91项,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门类。目前已认定为,非遗项目的有6项,全部为音乐类。省级14项,包括音乐会、西河大鼓、体育、杂技、美术,以及面塑、苇编、造船等技艺。另外还有市级非遗28项,县级6项……

  这些非遗项目展现了雄安的多姿多彩,其中有211项呈活态存在,比如古乐,如雄县亚古城古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冀中古笙乐等。近20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乐占据6项。

  “古乐文化,是雄安地区当之无愧的第一民间文化。”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申慧青副教授指出,雄安地区的古乐起源于宋元,不仅类型丰富,而且格调高古,是宫廷鼓吹乐在华北民间的变种。比如《感皇恩》《朝天子》《太平令》等,均是宫廷乐曲,这些曲目名称古雅,曲调肃穆,既有宫廷雅乐的端正肃整,又颇富民间曲调大悲大喜感情浓郁的特色,堪称“中国礼乐文化的活化石”。

  比如在白洋淀地区,白洋淀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别具风情的北国水乡民俗文化。捕鱼、造船、苇编、面塑……均带有浓郁的水乡特色。此外,淀区渔民在服饰、饮食、出行、民居、婚丧礼仪等方面均与非淀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民俗原生态展现了这一区域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保护、利用价值。

  保护传承 加强学科研究延续历史文脉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以“容城三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宋辽榷场”为特色的商业文化和民族融合文化;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与北国水乡白洋淀相联系的独特民俗文化……雄安历史文化丰富而独特,如何进一步加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呢?

  “要选择恰当的研究视角。”周振国认为,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系的原则,以燕赵文化的大视野研究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加强雄安地区畿辅文化、融合文化、白洋淀文化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其实,这样的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展开。在白洋淀地区,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贾慧献曾跟随专业团队对白洋淀的捕鱼、苇编、造船技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研,通过走访拍摄、采访录音、倾听笔录、测量绘制等将其记录下来,建立起一个白洋淀传统技艺的数据库。对今后展开雄安地区农村生活史、民俗史、文化史和建筑史的论述,引入外来力量进行文化保护和传统手工业的激活再生等均大有裨益。

  把非遗民俗调查和古村落保护联系起来。申慧青指出,雄安许多传统村落保留了大量非遗,它们以古村落为分布单位,在家族间传承,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但保护传承的现状有较大不同。目前应以古村落为单位研究其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这对了解遗产保护中自然与人文的因素、设立长效的遗产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物保护领域,2017年底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雄安新区境内文物遗存总体分布情况,并将文字、表格、图片、绘图等遗存数据资料实时上传至考古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依据遗存的保护级别、保存状况、科学价值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为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雄安新区各项考古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2000平方公里的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专题报告编制工作。

  深入了解雄安文化资源、历史脉络及风俗民情。“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育三大功能。目前,省图书馆已出版《雄安新区历代方志丛编》,汇集了18种方志,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讨会上,省图书馆馆长李勇还介绍,省图书馆正和河北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三集纪录片《典藏雄安》,将通过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向世界宣传雄安。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梁松涛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编写系列丛书《雄安通志》,包括《语言志》《白洋淀志》《人物志》《物产志》《风俗志》等,还应围绕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开展雄安碑刻、方志、戏曲及民间唱本、文人文集等文献的搜集与研究,加强雄安新区水资源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

  省社科院院长康振海认为,研究雄安历史文化可从“八个字”着手:一是整理,包括对古今中外雄安历史资料和口述史的整理工作;二是总结,总结雄安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加强白洋淀文化圈的研究;三是借用,包括对生活在雄安地区人们生活经验符号的借用,加强文字、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四是创新,把研究成果放在学科交叉和学术史的平台上进行衡量,拿出更多创新成果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