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道听途说>正文

那些曾经进入视线的中东艺术

时间:2015-04-03 11:52:22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

  蓬皮杜中心副馆长凯瑟琳·戴维今年三月份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次讲座中提到,她发现关于上个世纪中后期的中东艺术世界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缺。于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开始了长时间对中东的研究工作, 希望介绍相对于西方不同的现代主义内容以及更加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以此来重新呈现中东地区的复杂性。

  模糊的中东、暴力的中东、宗教化的中东、挥金如土的中东、后殖民的中东,当然还有美丽的王子们,对于这片包含了二十多个国家的政治地理划分区域,任何一种归类和历史性总结都显得过时,瞬间就会沦为陈词滥调。提到该地区的艺术家,伊朗的西丽·娜沙特、施拉泽·赫什阿里或是巴勒斯坦的艾米丽·贾西尔早已经是全球化艺术世界中的宠儿,他们几乎无处不在。

  早在200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曾举办过名为“无界限”的展览,随后2009年同样在纽约皇后区艺术博物馆也曾有过展览名为“翻译”。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不久后又一次尝试了“当代伊斯兰艺术”这个可包容太多的题目,展出了娜沙特的《无语》,一个忧郁的女子的黑纱中露出手枪的准星,这场景可称作历史的化身,也可成为懒惰的当代艺术观众脑中的经典想象。

  美国、欧洲这几年致力于中东当代艺术的展览一直层出不穷、遍地开花:在2013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为来自黎巴嫩的女性艺术家萨洛娃·劳乌达·仇卡举办了一次个展。波士顿美术馆在2012年的两场展览中都展出伊朗艺术家Siamak Filizadeh的画作。Filizadeh的作品根植于波斯文学文本和视觉传统,通过讽刺、巧智的手段操纵历史的呈现。

  关于伊朗现代主义的研究性调查来自于亚洲协会在2013年的展览“伊朗摩登”,这是一次关于伊斯兰革命之前的伊朗现代艺术风貌的呈现。展览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探讨了波斯书法作为伊朗文化的表现形式在1960-1970年代获得新的生命,其中代表的艺术家有Faramarz Pilaram。

  这些展览大多数是用心良苦地希望改变国际观众对中东战事不断和危险重重的刻板印象,而很大一部分人脑中身穿黑袍的穆斯林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走、偶尔,从头上飞过的场景也并非是中东的日常现实。当然,添油加料的媒体报道并非西方媒体的专利,对该区的偏见存在着一种普适性。

  对于中东、海湾地区或伊斯兰世界的,关注来自于本月在纽约刚刚结束的军械库艺术博览会,“聚焦:MENAM”( Middle East, North Africa and the Mediterranean)环节的策展人奥马尔·哈利夫再一次将探讨的界限放大,将地中海区域囊括在内。这位长期关注中东及相关地区的策展人声称,希望为更多被忽略的该地区艺术家提供展示的机会。他的诚恳之处来源于艺术展会的国际性和市场开放性,所以策展工作显得模棱两可,也亦非聚焦的,。在各大美术馆和展会策展人试图通过当代艺术这一媒介不断形成全球对话的同时,艺术家似乎仍旧或多或少地被以地域分类,除却那些幸运儿外,很少数真正获得了作为独立国际艺术家的发声机会。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