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回乡笔记在朋友圈流传,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笔记记录了乡村发展的困难、知识在改变命运时的无力感。随后,有人感慨“感同身受”,也有人批王博士“矫揉造作,一股子文人酸腐气”。很快,一位高校青年教师也贴出了自己的返乡感受,认为“城镇化进程,实际上给多数人带来了更多机会,而不是相反”。之后,网络中还出现“一个农妇眼中的中国农村”。
返乡笔记引起强烈反响,无论弹还是赞,返乡笔记都激起了无数游子的发言冲动,这是因为,在每个游子心里,都有一个记忆中的故乡。特别是疏阔故乡已久,乡愁便越浓烈。无论是否认可那些返乡笔记中的相关细节,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都被激发出来了,对自己处境的种种感慨也萌动了起来。无论过得是否如意,都兀自多情起来。
诚如有论者所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从来就不简单。加之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同样存在,这也决定了中国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绩必然伴随着各种问题,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社会的跨越,社会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在这样背景下,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眼中就会有不一样的乡村,差异客观存在,无所谓对错。换言之,每个回到家乡的游子心中,都有一种返乡笔记。正因如此,在万千思绪中,我们应该通过更为开阔的视野,梳理属于自己的返乡笔记,在保留差异的同时,探讨一些共识性的命题。
返乡的前提是离开故乡,离乡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农耕社会必然向工业社会迈进,越来越多的人会告别故土,涌进城市。只要离开家乡,就难免思念家乡,特别是离开家乡时间越久远,对家乡就越思念,古往今来这是最朴素的大众情感之一,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与古代乃至国外相比,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更迅疾,乡愁热自然更常见、更醇厚。
记忆的故乡不是真实的故乡。怀念故乡的一草一木,怀念故乡的食物,甚至年少时的饥饿感。留在记忆里的故乡,往往是被美化的故乡,其实,这未免过于诗意化故乡了。也许所谓的距离产生美,也许因为在异乡并不如意,才越发觉得故乡美好。实际上,那时候的故乡,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贫瘠的,连吃肉都成了奢侈,甚至常有填不饱肚子的苦日子。怀念故乡,会怀念那种赤贫吗?
应理性审视故乡的改变。一方面应看到故乡变好了,从饮食到建筑再到精神生活,都远超以往;另一方面不应回避故乡变差了,比如村前清澈的河流干涸了,数百年的古树被砍伐了,甚至因厂房林立,环境变得污染了。这固然是发展的代价,但是令人备感沉重,乡村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乡亲改善生活以付出巨大的环境成本为代价,无疑让更多的人怀念曾经的美好,甚至认为宁愿不发展也不要污染。
还应正视乡村的另一种改变。毋庸讳言,乡村越来越空心化了,由于出外打工的青壮劳力越来越多,在平时乡村并没有多少人,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哪怕到了春节,也不是所有的打工者都返家过年,他们有的在城市里定居,成为城里人,他们的后代更是不愿意回去,他们对故乡的感情日渐稀薄。这很正常。问题是,面对空心化的农村,谁来种地?谁来照顾留守儿童和老人?
如何关注离开家乡的打工者?学者梁鸿曾以纪实手法,写过一本名为《中国在梁庄》的书,影响很大,记述了其河南老家梁庄的变迁,被誉为“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其实,梁鸿的另一本书《出梁庄记》同样值得关注,书中记述了离开梁庄的进城农民。据悉,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他们的生活状态不值得关注吗?
当然,谈及故乡需要正视的变化很多,如果看了焦波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无疑更会唏嘘不已。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我们念念不忘,我们依依不舍,她的每一点变化都值得关注,都值得论述,也都值得研究,因为她与这个时代有关,与中国有关,与当下的价值坐标有关。
无论是留在故乡还是离开家乡,总有原因。“青春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梦想和远方”,对于我们这些靠读书而改变命运离开故乡的人来说,除了抒情之外还有什么?能不能为家乡做点什么?能不能为离开家乡打工的乡亲做些什么?也许我们过得并不如意,漂泊多年,故乡已是异乡,异乡还是异乡;或者如毛姆所言,正是故乡的陌生感,我们才远离故乡。不管何种情况,我们别止于怀念故乡,更别止于煽情,否则就有点矫情,陷入私人化情怀的泥淖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