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作为当事人的大妈在事件未被证实前,瞬间被舆论千夫所指的痛苦外人难以想象。而近期另一则中国台湾部分媒体关于方便面含重金属的报道,不但引发当地消费者的恐慌,余波还传至大陆,食品安全的阴影似乎又重新聚拢起来。,,政府的介入,专家的辟谣,才稍稍平息这场或可用“乌龙”来形容的所谓食品安全事件。两则新闻从表面上看,除了均属于“乌龙”报道外,无甚关联。然则细细想来,无不触及我们当下社会的诚信底线。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社会诚信的建立这么难?当下,的说法是这一现象源于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毋庸讳言,在全民网络的时代,微博、微信等已经极大扩充了媒体的概念,普通个人也可透过网络的加持成为“自媒体”,重建社会诚信的大环境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不盲听盲信,确认后再转发,不随意发布恐慌类言论等。而对于专业媒体而言,在关注重大民生议题的时候,除了要坚持忠于事实外,更要有向读者负责的从业原则和理性分析的专业态度。而这些,同样适用于重塑食品安全信任。
再说说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难道真的到了令人谈之色变、无可救药的地步吗?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乐观:今年7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行榜,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排行42,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分较高,食品安全水平被评估是处于世界中上游。当然,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来说,中上游的名次似乎还是有待提升,但正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所说,“这至少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有不错的基础”。
理性看待食品安全议题,我们关注有害物质在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是否能够被有效控管,避免对消费者产生危害,这是件极为庞杂的工作,也需要花费相对较多的资源与心力才能建立起来。对于企业而言,不能辜负消费者的付托与信任;对于政府而言,公权力的落实有助于推动完善食品安全环节;对于媒体,其背负着的责任同样重大,因为媒体可谓是群众的眼睛。
我们庆幸“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的新闻被很快辟谣,还了大妈清白;也庆幸台湾媒体报道“所谓”的食品安全事件到头来只算是警报,并不是这些食品生产企业犯了低级错误;我们庆幸相关的食品监管单位快速反应践行公权力,还原整个事件真相;我们庆幸能看到专业的学者愿意透过自媒体进行科普,让理性的声音得到及时传播。而这些,同样源于自媒体时代的方便、快捷。自媒体不是洪水猛兽,面对当下的信息洪流,个人更需要坚持原则,学会独立思考。
来源:腾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