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精神心理卫生现状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对于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就诊人数持续增长,2014-2019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总收入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总收入为661.6亿元,较2018年的580.1亿元同比增长14.0%。
导致目前精神疾病患病率飙升有多个原因。首先是目前的诊断工具较为敏感,更容易发现患者所存在的精神疾病;其次,与以往相对,目前大众更加注,理健康,能更容易感知到自己的精神症状,也更愿意暴露出自己的心理痛苦。
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和生活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人遭遇的心理应激也日益增加,相应地,与应激密切相关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患病率也会增加。在中国将近 14 亿人口中,有 2.3 亿人会在他们一生中可能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而这些疾病的患病率目前也处于上升的趋势,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类精神疾病成为我国精神卫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精神疾病患者总数已过1亿,92%重症者未接受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共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约6000万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23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达110万。
普通人理解的精神病主要是指重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紊乱等。按照1%发病率推算,人群中大约有1600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北京安定医院曾参与的一项国际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精神疾病存在巨大的“治疗缺口”——需要治疗却没有寻求或未能获得治疗的患者所占比例极高。在我国,有92%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
对于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而言,伤害的对象大多都为亲近的人。有的精神病患者情绪压抑、愤闷,于是攻击他人作为一种宣泄手段,而有些精神病患者出现幻听、幻觉,或者出现思维、推理误判,总是觉得别人在说他坏话,或者要对他不利等,于是产生攻击行为。最让患者痛苦的是病情稳定后,会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愧疚,但是在行为发生时依然不受控制。也许,精神分裂患者最难过的,莫过于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对家人的伤害,却不能自已。
在这些患者习惯性伤害人的背后,和家属承受同样煎熬的还有精神科医生。“有时候,门诊就像一个战场。有时热战,有时冷战。曾经的诊室里,每位医生的桌子下面都会有一个小板凳。”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说,这个板凳的作用是在来就诊的精神病患者躁狂发作时做一个阻挡,不能还手,拿这个先挡一下,找机会赶紧跑。“现在好了,有报警器。”精神科医生的极大压力也让很多医学毕业生选择不进此类科室工作,“美国人口有3亿多人,是我国人口的1/4,但精神科医生就有3.8万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告诉记者时曾这样举例对比,“美国还有一个职业叫临床心理治疗师,有20万人。精神科医生负责诊断和开药,心理治疗师专门从事心理治疗。”而我国,平均1.49名/10万人口,除了患者总数大,还有个原因就是很多医学生不爱选择这个行业,性价比太低。
“与之对应的是,精神科病人好起来很难,需要漫长的观察和治疗,而且大部分患者依从性并不好,经常是刚开始两三次还能来看病,后来就销声匿迹,随访工作也极其困难。”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说,每次经历这种情况,都会深深觉出了现实的“骨感”。
虽然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已纳入医保报销,但家庭及个人负担仍然非常重。和贫困地区的患者相比,很多原本“小康”的家庭也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WHO推算,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2012年到2030年期间,精神疾病将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缩水超过9万亿美元。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疗,“看不上病”背后是医疗资源巨大缺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是通病。据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介绍,我国目前为了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波动,提倡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分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个阶段治疗。急性期主要在医院治疗,巩固期在康复机构,维持期回到社区。“但现实情况是,医院床位、医生数量明显不足,床位20万张,但服务1600万患者中10%是需要住院的人,严重不足。”王绍礼说。
而在很多患者向往的大城市大医院,精神疾病医生也面临着窘境。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7年5月公布了一组数字: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专业医生的数量、质量不足,已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6.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021年9月21日,《柳叶刀-精神病学》 (The Lancet Psychiatry)发表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街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简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这是我国,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这项调查研究,提供了我国成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获得各类治疗状况的全国数据,从临床卫生服务利用角度对于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抑郁障碍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因素具有重要学术地位,是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津台)18岁以上社区居民,在157个县/区 1256个村/居委会中抽取受访者32552人。经过加权调整计算,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抑郁障碍12月患病率为3.6%,其中抑郁症为2.1%,心境恶劣障碍为1.0%,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1.4%。
我国抑郁障碍的流调特征中显示:就罹患任一抑郁障碍亚型而言,女性与男性的加权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8.0%和5.7%,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2月患病率分别为4.2%和3.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患任何一类亚型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均高于男性。此外,家庭主妇、退休、失业人员的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的患病率均高于有工作者;分居、丧偶或离婚者的抑郁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已婚或同居者。
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但卫生服务利用率却很低,很少获得充分治疗。由于多数抑郁障碍患者未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因此仅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在抑能障碍各亚型里者中,抑郁症患者寻求精神心理专科治疗的比例,,也仅为4.7%;心境恶劣障碍电者为3.0%;未特定型抑郁障碍患者接受中医或其他治疗的比例,为3.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7.1%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三)抑郁症“魔爪”伸向青少年,患病率24.6%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患有抑郁症人数十分惊人。根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超2800万人。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学生。
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以及应激事情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致病因子,《蓝皮书》显示,人际联系、家庭联系、学业压力三个关键词对学生影响最深。这也说明学校和家庭在关注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家长在忙碌的平时,也不能忘记对孩子的关怀,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会误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失望而去。
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历经近9年的研究,对全国73000多名6~16岁少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焦虑障碍占4.7%,重性抑郁障碍占2.0%。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高速阶段,也是出现抑郁症的,发阶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这其中就包括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抑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发展中心,研究数据也验证了以上数据。该研究对山东、河北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万名10-19岁的青少年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患病率为24.6%,这个数字意味着每4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青少年在经受抑郁困扰。
青少年抑郁患病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0%,初中阶段检出率为30%,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40.0%。大量研究一致发现,我国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展轨迹在10-19岁呈现线性增长趋势。
与成人抑郁不同,儿童青少年抑郁出现时更为隐蔽,发生风险更高,是成人的4-5倍,且有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发展过程,而孩子们自我觉察力低,易被忽视,因此,家长的认知,极大的影响了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干预时间和治疗方向。
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患病,是从孩子宣布不上学时开始的。面对孩子情绪低落、易怒、无价值感,注意力不集中,还伴有睡眠、饮食障碍等躯体症状,家长们通常缺少“警醒”和“觉察”,少有家长能认识并接受,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是一类精神疾病。
认知不到位、觉得抑郁不过是“想不开”,强烈的病耻感,社会对抑郁症的误解甚至嘲讽,使得患者往往“讳疾忌医”。调查显示,我国抑郁患者群体就诊率极低,不足20%。
家长的觉察和成长决定着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可能,而家庭也的确是孩子成长的最直接的土壤。当然,将孩子的抑郁症简单归咎于家长也是不准确的,家长也是被时代所裹挟的个体,是社会大趋势的被动依从者。尽管青少年抑郁症具有独特的临床表征,但同处一个时代和社会,成人和孩子精神困境的根源并不是割裂的。
但是,为孩子营造具体生活环境的大人,应该做出相对独立的判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让孩子来实现。还有一些高成就、高功能的父母,把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官场运作的思路用于教育孩子,忽略孩子的心理特点,压抑孩子的感受和体验,给孩子讲大道理,甚至订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其实,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成才相比,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也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当孩子出现以下两个信号时,要考虑精神障碍和及时就医了:第一,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行为表现跟他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所处环境不相符合时;第二,如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给孩子自己、家长或者学校造成持续的麻烦和痛苦时。孩子可能比成年人更早、更剧烈地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当他们反常地沉默,应该被所有人当成一种警醒。
二、国内精神卫生现状对策分析
精神心理健康是公共卫生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健康中国战略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政策的驱动下,各界都在鼓励和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愈发受到广大创业者、投资者以及民众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愈发广泛,敏感度也逐年攀升,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公众幸福感等的关联性日益凸显,大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持续走高。
(一)国家相关政策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提出新要求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行动给出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行动目标包括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2021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
通知提出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广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提高常见精神障碍规范化诊疗能力,鼓励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开展远程服务。
2021年,卫健委《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工作任务的通知》
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试点地区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按照通知要求,到2021年底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达到4.5%,规范管理率达到80%,规律服药率达到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80%,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人民的精神状况产生了消极影响,2022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了更新版的综合精神卫生行动计划,旨在敦促世界各国加强社会层面精神卫生建设、推动精神卫生服务的普及化。该计划目标将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后续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参考标准。未来,在中国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增加、数字化心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全流程闭环服务产生联动后,国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也将大幅提升。
(二)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市场趋势和应对
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共生的蜕变状态,一方面随着政策和资本对于心理咨询和精神卫生健康行业的关注,精神心理服务企业和行业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行业仍面临系统化不足的困境,未来行业有待建立心理服务的标准体系,朝着提升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可及化、普惠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手段助力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精准匹配,完善心理筛查-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随访的全生命周期心理服务,形成诊疗体系的精准闭环。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将进一步整合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扩大诊疗场景,创新心理治疗的方式,联合线下服务进一步提高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
1、精神心理疾病需要早筛查、早诊断
目前精神类疾病患病率呈高发趋势且不断增长,终身患病率也日益严重,但92%以上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尚未接受治疗,目前还存在精神类疾病误诊率较高,很多患病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普通大众对精神类疾病存在一定误解,导致大部分患者讳疾忌医,即便意识到自己存着精神类疾病也羞于去专业机构进行诊疗。
与专业的精神疾病医院、科室相比,“心理咨询门诊”“健康心理筛查”“认知障碍筛查”这样的精神心理服务更贴合患者心理,也更受欢迎。而且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精神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设备逐渐走向市场前台。医疗健康设备不受人的主观影响,结果更加权威、客观、准确,且又能让患者在接受检测时避免“尴尬”“害羞”,所以更受患者青睐。
目前对精神类疾病和认知障碍进行早期筛查、诊断的设备主要有精神压力分析仪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系统。
惠斯安普MSA精神压力分析仪
惠斯安普精神压力分析系统(便携版)
惠斯安普校园心理健康评测工作站
精神压力分析仪,通过对心率变异(HRV)的分析,测量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分析由于压力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衡所导致的多种功能紊乱。用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可作为普通人群精神类疾病及心理类疾病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早期预督指标,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愈的目的。
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系统采用国际通用的MMSE量表、ADL量表,将检测量表电子化,同时进行语音及图像输出,并记录患者的反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快速统计,提供即时诊断数据,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筛查,并通过计算机管理对档案进行数据管理。
2、精神心理疾病的干预、治疗
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可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主要包含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容易产生依赖性,是病情到一定程度不得而为之。心理治疗一般而言,适用于所有就诊对象,帮助患者矫正认知偏见,减轻情感症状、改善行为应对能力,并减少复发。
对于早期精神心理问题一定要尽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一些新型医学科技设备经过临床和市场检验,已经在精神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方面发挥出明显优于药物干预的优势效应。如经颅磁设备、记忆力障碍训练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记忆力及脑功能的进一步退化及病变,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经颅磁刺激具有无创、方便、安全等优点,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理疗科等常用的医疗治疗设备。在精神心理健康管理用户后期的干预治疗中,通过输出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来达到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症的辅助治疗的目的。
惠斯安普ADTS记忆力障碍训练仪
记忆力障碍训练仪是在动态脑电及行为控制基础上开发的可视化高龄亲和及记忆力退化训练设备。该系统以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力和综合能力等多维度指标提升为训练目标,通过专业智能康复游戏形式进行训练,可有效提高脑电复杂度及近似熵,激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阻止记忆力及脑功能的进一步退化及病变,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目的。
对已经确诊的中重度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目前收效,的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两种形式。
在临床实践中,比较理想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程序推荐为:一旦确诊便应开始药物治疗;尽可能将提高服药依从性作为一般性心理治疗的,内容之一;一旦药物治疗减轻了症状,有可能对患者继续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或人际问题再作评价,此时大致可鉴别和预测哪些患者加用心理治疗后将会获益。总之,联用方案应是有机的整合而并非两种治疗的简单相加,才能使之达到,的治疗效果。
惠斯安普PMR脉冲磁微循环治疗系统
惠斯安普SMIS脉冲磁睡眠治疗机
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实践中,“药物治疗+脉冲磁微循环治疗”组合的市场效果最佳。脉冲磁微循环治疗是通过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电荷分布,纠正血流变指标,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在改善骨骼、肌肉、血液及其他病理状态的同时,能够促进药物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增强效果。
三、应对精神心理疾病,认知与观念的改变更为重要
面带笑容、待人友善、性格开朗是人的个性特征或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与精神心理有着正面或负面的关联。正面相关,意味着这是他们下意识的保护因素。负面相关,意味着他们要保持着心身分离状态,一方面内心的痛苦难以表达和释放,一方面还要维持笑容。正因为他们爱笑、友善和开朗,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更容易被忽略,不容易被发现。
很多精神心理问题患者清楚自己得了病,为了让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被发现,不影响他人,许多患者努力把自己包裹起来、躲起来。精神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一种失去活力、失去了正确感知快乐、高兴、兴奋、悲伤和痛苦这些能力的疾病,跟坚不坚强、脆不脆弱没有关系。
对于中国精神心理疾病服务市场的开拓,并不完全在于新产品、新靶点、新机制的开发或引入,更多的机会应在于国人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以及观念上的改变所带来的市场扩容。
我们期待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更多的精神心理疾病物理干预设备,能出现更先进的视、听、触、嗅等全方位交互的虚拟现实空间,以及体感捕捉、脑波捕捉,甚至是与大脑直接进行神经连接与互动的技术,届时,才能真正会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