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正文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让群众享受“全天候、订单式”高品质服务

时间:2023-11-17 15:09:42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医院全景图


获得国家表彰


2022年3月15日,武汉协和医院托管第二周期协议签署,医院迎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新方向、新机遇。


接续、接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3年10月24日,田洪涛教授履新医院院长,开启“全天候、订单式”协和专家诊疗服务模式。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实地调研儿科门诊


率先在全省建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打造清廉阵地,实施“加减乘除”工作法,将廉洁文化与医院文化深度融合

与时代共频,几代筑梦,春华秋实;

与患者同心,一袭征程,筚路蓝缕。

长江南岸,汤逊湖畔,定址江夏65年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从最初的熊公祠土坡上5间瓦房发展到如今,毗邻谭鑫培公园,建筑面积22.86万平方米,33个病区,4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已成为江夏区,一所规模宏伟、功能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把一张高质量发展的愿景答卷淋漓点染,氤氲纸上……一路走来,医院不断用专业谱写成绩,用敬业回馈社会,用服务凸显价值,在创新探索、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臻于至善,笃行致远。

2016年,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增挂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牵手国家队”后,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同年11月16日,医院整体搬迁至江夏区文化大道1号新址,踏上了新的征程。协和托管7年、医院整体搬迁7年来,医院建设逐步实现脱胎换骨,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在迈向“武汉南部,水平医学中心”的目标道路上稳步前行,着力打造托管医院蝶变发展的“江夏样板”。

“坚守初心使命,守护人民健康,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党委书记韩军表示,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真践行“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服务优院、管理治院、文化塑院”六院方针,努力提供有温度、负责任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员工幸福的武汉南部,水平医学中心,让江夏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江夏力量。

■ 党建引领 筑牢发展之魂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这是医院砥砺奋进交出的优异答卷。

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辛勤付出的汗水、是奋进力量的镌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坚持公立医院姓“公”的公益性原则,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办院宗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医院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行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各个方面。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只有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才能以党建促进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958年,医院从首义路搬迁定址于原武昌县(江夏区)熊公祠旧址,几间低矮的平房,十几名医务人员与几张病床就是医院的全部家当。如今,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医院现有职工1477人、20个党支部、党员397名。

大道无垠,笃行方能致远。医院始终坚守“红”的底色,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上,从“大动脉”到“毛细血管”,形成了深到底、纵到边、全畅通、能联动的党建网络——

实行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

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把支部建在科室,将7个支部改选为20个支部,完善党员教育、组织生活等7个方面内容,促进支部建设与科室建设互融互通,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上联协和,下联基层医院社区,打造“红色医联体、分级诊疗惠百姓”等党建品牌,让党建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配强支部干部队伍,56名支部委员均是科室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其中14名支部书记是科室主任兼任,促进各科室围绕业务抓党建,夯实党建基础;

深化党建品牌创建,通过“N+1”“1+N”模式,18个在职党支部结合业务完成品牌创建,其中门诊支部“分级诊疗—红色医联体”、呼吸支部“医心向党,呵护一呼一吸”等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实施党政联片点制度,将医院20个党支部和43个临床医技科室责任包片,每位院领导挂片1至2个支部和3至5个科室,每月到支部和每季度下临床一线调研,联心联动,每季度收集、解决医疗服务、后勤管理等实际问题200余个;

……

党建引领像一座灯塔,为医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筑牢了发展之魂。一路走来,医院各党支部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谋发展。

■ 全面托管 开启蝶变之路

“不用舟车劳顿去市内找专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队’优质医疗服务,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患者李先生说,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的就医经历,让他化身“宣传大使”,主动介绍身边的朋友去人民医院就诊。

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是医院被医疗“国家队”——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后带来的成效之一。7年来,医院年诊疗总人数、门急诊量同比增长一倍有余,三、四级手术量增长超4倍;医院危急重症诊治水平显著提高,辖区居民看病就医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2016年,作为首家被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的武汉市新城区医院,在江夏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武汉协和医院倾心指导下,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学科建设、学术氛围、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实现了从“速度”向“效益”,从“数量”向“质量”,从“立院”向“强院”的转变,为区域内百姓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

“事实证明,双方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密切合作,完全可以实现‘1+1>2’的强大合力。”回忆7年的磨剑之路,医院党委书记韩军感慨地说,江夏区委、区政府从政策到资金全面支持,武汉协和医院从管理到技术全心帮扶,为医院开启了快速崛起之路。

协和托管以来,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医院探索建立了“协和专家工作室”,以提升百姓“就医体验”为切入点,请协和专家团队“扛旗子”,持续推进“百名协和专家进江夏”系列活动,先后有24个专业的近百名协和专家在医院开展常态化门诊、疑难手术带教、教学查房及会诊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家门口协和医院”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武汉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刘承云教授团队、骨科杨操教授团队、泌尿外科章小平教授团队、神经外科胡学斌教授团队、胸外科廖永德教授团队、胰腺外科吴河水教授团队、儿科王琳教授团队、消化内科蔺蓉教授团队、病理科聂秀教授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卫兵教授团队、耳鼻咽喉科肖红俊教授团队、神经内科曹学兵教授团队、皮肤科陶娟教授团队、重症医学科尚游教授团队、放射科郑传胜教授团队、检验科张德太教授团队等16个协和专家团队“整建制空降”,常驻专家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协和专家队伍”。

在武汉协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加快补齐专业专科短板,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升区域诊疗能力和就诊率,方便辖区居民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截至目前,已有33个科室熟练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0余项(51536例),自2016年12月18日开展第一例心脏介入诊疗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类介入诊疗2300余例。其中,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膀胱癌根治术、急性脑梗死支架栓取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了江夏区零的突破。

“协和”金字招牌,在医院种下了招才引智的梧桐树,人才梯队日趋完备。托管7年来,医院成功招录引进各类高学历、高职称人才430余人,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为引、育人才奠定基石;通过人才培育结合举措,对成功引进的25名实用型人才进行综合考核,其中14人选拔担任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2018年11月,医院被湖北省卫健委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2023年3月,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从“二级”到“三级综合”再到“通过三乙”评审,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医疗救助能力的质变飞跃,体现了托管带给医院综合实力高效能提升。

■ 改革创新 引领奋进之歌

岁月如歌,从首义路迁址江夏,甲子辉煌又五载,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却依然像个少年,朝气蓬勃。这种朝气来自于其发展中不断的“变”。

百废待兴,熊公祠旧址上的“五间平房”,标注着医院再次变革之起点。随后的峥嵘岁月中,一路曲折蜿蜒,历经时代进程的沧桑巨变。在“变”的主旋律下,医院也将“不变”的创新精神深入骨髓。

沧桑巨变,医院始终秉承“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优化学科结构,强化机制牵引,加快人才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打出了一套改革创新“组合拳”,实现了学科优化和特色发展。

人才是改革创新的核心要素。从建院以来以本科为,学历到2007年公开招聘1名肾病内科硕士研究生,到2014年大胆改革以百万资金成功引进1名肝胆外科博士。如今,1名博士后、5名博士、216名硕士研究生的高学历人才梯队聚集江南,形成强烈的人才磁场效应。从,的,职称到如今的1名三级教授、200名副,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团队,从成熟型学科带头人“空缺”到成功引进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等15名三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一系列的“破冰”政策使医院人才的聚集效应不断显现。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制高点。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区级,专科,到2013年第一个湖北省县级,专科泌尿外科;从2016年第一个武汉市,建设专科产科,到如今的拥有1个,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健康管理中心)、5个湖北省省级临床,专科、19个武汉市市级临床,专科、4个武汉市市级临床,建设专科,学科建设取得的新突破,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度,在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顺应新医改,医院党委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分级诊疗,构建起“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江南医院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延伸至村卫生室的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省、区、街、社区(村)“四位一体”区域医疗联合体,积极参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全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协和江南医疗圈”;与区属9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精心挑选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派驻医共体单位担任副院长,力争一名业务骨干派驻,带动一个学科、带活一家医院,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疑难杂症协和专家来‘把脉’”的区域医疗格局。

医疗服务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促进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劳动智慧竞相迸发,积极性、创造性竞相释放,为医院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环境更好了,服务更优了,医疗技术更高了”是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是对医院惠及民生改革举措的认可。

光影迭代,医院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2022年3月15日,武汉协和医院托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第二周期协议签署仪式,在江夏区人民政府会议中心203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江夏区将与武汉协和医院正式进行第二个合作周期。“更高标准、更深合作、更广受益、更好机制、更大发展,以点破面助推江夏全面发展,让老百姓受益”第二周期托管合作承载着江夏区委、区政府殷殷嘱托,凝聚着辖区百姓拳拳期望。

■ 文化赋能 激活发展之源

走进医院大厅,“仁爱至上 生命第一”的院训和由同心圆(寓意为医患关系)、四颗心(寓意为医护人员充满爱心、责任心、耐心、关心)等元素组成的院徽随处可见;廉洁文化长廊内,由算盘组成的“算好七笔账”警示教育墙,让人印象深刻。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强劲引擎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医院着力打造“1•5•8”党建文化体系,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即积极践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温度负责任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和员工幸福的武汉南部,水平医学中心”这一初心使命;“5”即五种文化,打造“人民医院多担当,人民群众少担忧”的责任文化,“不看病就看书,不听诊就听课”的学术文化,“同一个协和,同一个追求”的协同文化,“群众有所需,江南必有为”的服务文化,“大手牵小手,医院一家亲”的家园文化等五种文化体系;“8”即大力实施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八个双”举措,党建学科“双一流”,实现双发展;支部科室“双夯实”,实现双联动;党员骨干“双培养”,实现双储备;行风管理“双下沉”,实现双提升。

文以化人,廉以养德。医院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载体,大力实施“加减乘除”工作法,通过建设清廉阵地、加强清廉教育宣传、创新清廉文化载体等方式,厚植清廉文化根基,实现廉政文化与医院文化深度融合,让崇廉基因融入广大医护人员的血液中。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邀请省级专家、江夏区纪委领导来院讲廉政党课;

——定期干部例会传达学习纪委通报典型违纪案例,组织干部集中观看反腐视频;

——常态化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自查与督查,突出问题导向“正风肃纪”,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并将九项准则制成统一电脑桌面、应知应会小卡片;

——建成独具特色的“清廉文化长廊”,合理设置清廉名言警句、立体造型布景,力争打造“一景一物皆有清风廉韵”,营造立体式、环绕式、沉浸式廉洁文化体验;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廉洁教育主题实践,医院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员骨干70余人,赴延安革命,,开展“延•学”红色教育培训;

——建立医德医风档案,修订完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办法》,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纳入医德医风重要考核指标,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

……

清风徐来,橘井泉香。清廉医院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医德医风大改善、服务效能大提升、医疗质量大提高,日渐成为群众心目中信得过的好医院。

■ 不忘初心 照亮前行之路

“第10万例诞生了,江夏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新的突破!”2023年9月1日下午,随着龚先生“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诊断报告被村卫生室顺利接收,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远程心电诊断服务人次突破10万例。

当日16时40分,江夏区法泗农科村卫生室,通过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上传的“55岁的龚先生,因偶有心悸10天”急查心电图,请求协助明确诊断;5分钟后,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务人员复核、确认诊断,将“窦性心动过缓”诊断结果回传至法泗农科村卫生室。

据了解,自2016年11月,医院率先在全省建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架设互联网+远程诊疗“空中桥梁”,将远程心电服务延伸至辖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村卫生室、2所大学校医院,实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远程诊断服务,探索“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便民服务举措。数据显示,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7年以来,已为基层医院解读心电图十万余份,排查异常心电图占54.1%,诊断心肌梗死138例,为患者赢得有效救治时间,从整体上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2023年5月,该院远程心电图诊断便民就医举措,被新华社作为夯实农村卫生建设体系案例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向全球推介。

“一颗红心向党、一颗仁心向患者、一颗爱心向人民。”这是全体医院人肩负的医者使命,更是人民医院践行的“仁爱至上、生命第一”的医者初心。

大事难事见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从洪水泛滥江河畔的“巡回医疗”,到房屋坍塌瓦砾间的“俯身营救”;从无影灯下连台手术间隙的“最美睡姿”,到援非医疗绽放的最美“格桑花”;从抗击非典的“临时党支部”成立,到新冠病毒肆虐的“七个红手印”请战……定格了一个个耀眼的瞬间。援非女英雄、白求恩式好医生、荆楚楷模、劳模工匠,点亮了一盏盏大爱心灯。

栉风沐雨,涤荡出济世的赤子之心;向阳而生,烙印下不忘初心的坚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让这所医院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进在发展大道上。作为医疗服务体系承上启下环节的三级公立医院,医院将在“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中,以武汉协和医院第二周期托管为契机,锚定“打造武汉南部,水平医学中心”的愿景目标,扎实推进“三级甲等医院”建设,切实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满足江夏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更好地为辖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抚今追昔,历史清晰扑面,璀璨生辉。

展望未来,蓝图已然在手,催人奋进。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院长田洪涛表示,面向未来,医院将紧跟国家政策形势,借鉴协和医院管理经验,结合江夏区卫生发展规划,严格遵循医院“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协和托管为支撑,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以深化医疗卫生系统改革为抓手,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武汉南部综合实力一流、品牌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天候、订单式”高品质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