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振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在裤裆藏雷的抗日神剧和没完没了重播的宫斗剧扎堆的初夏,显得略有不同。
《虎妈猫爸》的剧情是以80后父母教育孩子为主,虽然能在画面、台词和剧情里看到一些轻喜剧元素,不过在这里我们已经看不到《家有儿女》式的轻松和调侃。现在没人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就连《人民日报》都借此板着脸发布了一篇评论讨论所有家长都万分揪心的学区房。正像它宣传的口号一样,“你的人生,我的战争”。
这种焦虑大概是普遍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希望在上学前能让孩子远离一切枯燥的学习,但事与愿违。社会普遍更愿意以攀比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的状况直接反映在居委会七大姑八大姨的小道新闻里,传播速度堪比现场直播。
小道消息扩散成新闻,新闻引发舆论。“哎,你可不知道,内老谁家小谁都已经学了一千个字了!”“哎,你可不知道,内老谁家小谁上了个英语班,都会用英文跟他爸妈打电话了!”“哎,你可不知道,内老谁家小谁现在会三种乐器,内天给我们表演来着,弹的可好了!”……
就算家长心理素质再好,也敌不过社区水军的吐沫星子。所以大部分家长的选择只能是随大流,一边叹息着“爸妈也对你尽力了”,一边把孩子送到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课外辅导班;另一小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干脆把孩子带到国外去躲个清静。
别再拿郑渊洁这种全国也就一两个的家长举例子了。像他这样能有能力且愿意自己在家负责孩子的一切教育的家长,尽管众人拍手称赞,但不具有任何普适性。绝大多数家长依旧要考虑的问题是孩子是自己带,还是交给父母带,交给父母带又怕娇惯溺爱等等。
当代父母的普遍焦虑并不停留在孩子能考100分,谁都知道应试教育应该向素质教育转变,父母集中的焦点在于希望孩子以后能过得不错,最起码要能养活自己。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最通俗的一条路就是好好学习,好好考试。然而,我们现在也慢慢看到这并非,一条路。身边许多当年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坏学生”,现在过得也不差,甚至早就有了自己成功的事业。
西方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孩子到了18岁,就立刻“扫地出门”。你去餐馆端盘子也好,去加油站擦车也好,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家长不太会因为孩子所做工作的内容分什么高低贵贱。实际上这已经是他自己的生活,与家长无关。
如果说老一辈人还停留在上学读书,考试分配的计划经济思维里,现在年轻父母确实应该开拓一下观念和视野,不需要还把应试教育看的那么重,多给孩子一些不一样的机会去尝试。要知道现在以及未来,选择机会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许多家长也都想明白这件事儿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孩子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考试分数也没有像他们小时候被描述的那么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独立、自由的人格才是人最核心的价值,而这些东西又恰恰是应试教育给不了的。
父母们再大胆放开一点吧,孩子们会成长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