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庆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随着2015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开,不少人发现今年考题的一大特点:来源于现实。比如重庆卷的《等待》来自2年前的一条热门微博;而新课标全国一卷的“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也有新闻原型。日前,这个新闻原型被人肉出来,遭大批高三生恶语相向。(6月9日《北京青年报》)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选题纷纷接地气,以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供广大考生提炼、思考、升华。应该说,这种命题导向既是常识的回归,也是体现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必要担当。事实上,从隋朝开始,中国各朝科举考试科目尽管在不断变化,但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执政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始料未及的是,新课标全国一卷“孩子举报老爸”的作为材料居然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波及无辜——大批高三考生居然人肉高考作文新闻原型,进而恶语相向。看此情形,笔者不免心生悲哀,为一些考生不懂命题设置的用苦良心而悲哀,更为他们至少受过12年教育却连一些基本法治意识都不具有而悲哀。
平心而论,面对“孩子举报老爸”的写作材料,考生既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写信,也可给孩子写,还可给警察写,考生的发挥空间很大;更何况,材料暗含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稍明事理的考生都不至于在方向上“找不到北”,只要中规中矩、冷静应答,得分肯定低不到哪去。要知道,新闻原型早已因“貌似很残忍,其实很温暖”被网友纷纷赞为“中国好闺女”;换言之,新闻原型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正能量,在社会中已有广泛共识。
为何大批考生人肉新闻原型呢?笔者揣测原因有:首先,寒窗十多载,只为提名时。我相信人肉女孩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自认为高考没发挥好的,当然,这些人未必作文没写好,也许其他科目没考好,但他们都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窗口,于是便迁怒于新闻原型,吐槽其“多事”。其次,在价值多元嬗变的当代社会,不排除有些考生打心底就不认同“孩子举报老爸”,但他们同时又知道如果文章主旨跑偏,写得再好也难得高分;同时,因为作文材料价值取向十分明显,打破了常见的可“一分为二”的议论文模式,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考生的发挥空间,“委曲求全”之下,自然也有考生责怪新闻原型多事了。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人肉新闻原型都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孩子举报老爸”成为高考命题纯属偶然,未必是新闻原型所希望,仅凭这一点,他们就很无辜。更何况,“孩子举报老爸”事件中,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是违法的,尽管被孩子一再提醒,但父亲不听劝阻,无奈之下孩子报警,孩子对己对人负责的做法并无丝毫无过错——据调查显示,开车打电话在不良开车习惯造成的交通事故中,事故率排第一,严重性排第三。
总之,大批考生无理取闹地人肉高考作文新闻原型,一方面折射出当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少学生情商不高、理性不强;另一方面,也隐喻了社会价值体系还比较紊乱,一些人在道德、法治面前表现得相当自私而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