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正文

为农村孩子课外生活“扶扶贫”

时间:2019-08-29 15:14:13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这一代的孩子成长在屏幕下,电子产品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日前中国儿童,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居前三甲。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在乡镇农村更为突出。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

  乡镇农村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城市儿童平均高出20分钟。这一结论初看或许让人有点意外。毕竟,在人们的印象中,城市儿童接触的电子产品时间可能更早、机会也更多,但这个数据却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一方面,在乡镇农村,留守儿童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电子产品已成为相当一部分留守孩子的陪伴;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和干预的不足,加上校外文化娱乐生活缺乏,也进一步助长了乡镇农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由此也可以看出,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差,其实也是两种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形塑的客观结果。

  事实上,有关农村孩子沉湎于电子产品和游戏的现象,此前就已引发社会关注。如这两年一些春节返乡文就不无担忧地提醒:部分农村少年正在被手机游戏“吞没”,不懂“吃鸡”居然会被视作“文盲”。这种现象或许缺乏足够权威的统计,但却未尝不是一种现实缩影。有专家就指出,缺乏监护人的管理,也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部分农村孩子就只有靠虚拟世界带来快乐。而相应地,要从电子产品和游戏等虚拟世界把农村孩子“争取”过来,就得在真实世界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娱乐文化生活。

  这一点其实也为当前的教育公平提出了新要求。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应该说,从过去多年来的教育投入来看,单纯就校内教育资源而言,农村乡镇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有显著缩小。但是,诚如有专家提醒的,“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只是学校内的,同样包含校外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统一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容易在儿童校外生活上体现出来,进而体现为教育的不公平。”

  因此,在下一阶段,如何为乡镇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校外教育资源,也应该纳入推进教育公平的议题中去。其实,近些年,已有一些地方开始尝试。比如部分地方通过与大学、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引入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举办寒暑假公益辅导班;一些地方则打造乡村少年宫,让农村孩子们“闲有所学”;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乡村图书屋……诸如此类的努力,其实都有利于减少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未来就应该形成制度化的推广,真正从资源分配的源头着力为乡村孩子构建一个更丰富的课外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这里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指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指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差异或为此提供了一个注脚。当然,要改善这种失衡的状况,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事。比如,当前的扶贫攻坚,就完全可以将此纳入视线,为农村孩子课外文娱资源的缺乏“扶贫”。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