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若干要点》。未来,人民大学将突出博士生教育的科研导向,在博士生招生中严格控制在职生源的录取比例。自今年起,除高校教师、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之外的在职人员,占全校博士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0%以下。同时,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三年延长至四年,其中有半年到一年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
之所以要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生的比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解释称,是因为各种数据统计显示,在职博士中官员、企业家较多,对丰富学科文献贡献很小,控制这一比例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博士学术水平。在减少在职博士生的同时,人民大学还降大幅减少兼职博士生导师。领导干部是否能够担任该校兼职博导,除了要看其是否具有博士学位,论文考核情况,还要让他们和别的博导一样接受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投票,不能只是官大,但学术委员会投票通不过,没有著作和像样的论文。
在招生模式上,人民大学将稳步推进“申请审核制”,将原有的“初试(含外语和两门专业课)+复试(含外语及口语测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的选拔方式,改为“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即要求考生在申请时提交已有科研成果和科研计划书,由学院和导师组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复试阶段。复试阶段将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考核形式由学院自行确定。
同时,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三年延长至四年。其中,有半年到一年到国外一流大学去学习。对此,吴晓求解释称,国际视野不够是现在中国博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学校出经费鼓励学生海外学习,有助于培育博士生的学术理想和创新精神,使博士生在学术积累、思想创新、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改革方案中对于博士论文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具体而言,博士论文全部要实行匿名评审,在匿名评审淘汰率达到5%的基础上,该校今年全面实行博士论文预答辩制。预答辩在正式答辩前半年进行,预答辩专家小组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和研究情况,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预答辩未通过的论文不能进入正式答辩。“预答辩没通过,学生还可以有2-3个月的时间修改,其实是为学生正式答辩奠定基础。”吴晓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