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正文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后新生代崛起人数太少

时间:2015-09-16 04:20:51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雨果奖余波未消,银河奖风云再起——刘慈欣捧得国际科幻小说,奖项雨果奖没多久,9月12日,大陆科幻小说,奖——银河奖揭晓:刘慈欣荣获“特别功勋奖”,张冉、宝树等人分别获得年度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奖空缺。两天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在新书媒体见面会上,《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和刘慈欣、王晋康、张冉、宝树等国内科幻小说作家一起畅谈目前科幻文学现状。

  13篇小说篇篇精彩

  9月14日下午,“中国科幻文学新生力量在哪里”暨《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新书媒体见面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

  《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精选了2014年在传统期刊或电子媒体上所发表的佳作,包含了平宗奇的《智能型人生》等在内的13篇中短篇作品。刚刚结束的第26届银河奖的颁奖结果,也再次证明了本书编选者的精准眼光,最佳中篇奖张冉的《大饥之年》、宝树的《人人都爱查尔斯》,最佳短篇奖吴岩的《打印一个新地球》,以及最佳新人奖索何夫的《风暴之心》均收录其中。

  “2014年国内出版的科幻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这13篇。”姚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回答为何选择中短篇小说时,姚海军坦言:“中短篇创作受浮躁风气的影响最小,其中既不乏成熟作家力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展现,代表着中国科幻当下最本原的风貌。”

  这本书没有收录长篇小说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在过去的一年,国内科幻长篇小说不够出色,第26届银河奖长篇奖的空缺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刘慈欣等一批超一流作家有着国际水准,但创作队伍的整体薄弱仍是制约国内科幻小说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现在中国的科幻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突破口,就是以刘慈欣《三体》为开端。但这个口子打开以后,突然发现后面的兵力很有限,很弱,这是,的遗憾。

  后新生代崛起人数还太少

  国内当代科幻小说作家可以分为“新生代”和“后新生代”,其中“新生代”大概是指从1990年到现在涌现出来的一批作家,代表作家有星河、王晋康、刘慈欣等。而“后新生代”指的是宝树、江波等一批出生于1980年以后、自幼就有着科幻文学阅读经验、更为年轻的科幻作家群体。

  这些“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兼具现实性和思想性,为中国的科幻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新的可能性。

  但是,正如姚海军在《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序言中提到的,“中国科幻的现实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科幻作家王晋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从近期来说,确实涌现出一些很优秀的作家,但还是太少。“国内科幻出版规模很小,它的产出很难养活一大批的专业作家。”刘慈欣说,他到美国芝加哥去参加星云奖颁奖典礼,一开始以为作家内部会议肯定没几个人,没想到黑压压的一大片都是穿着西装革履的,有一两千人参加,一大半都是专业作家。

  在国内文坛,科幻作品难以得到真正的认可,科幻作家也时常被视为“野作家”,用科幻作家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最野生野长的”。凭借着对科幻的热爱,支撑着为数不多的国内科幻作家走到了现在。

  科幻热可借力影视但更需要好的作品

  尽管国内科幻创作队伍的境遇是让人尴尬的,但可喜的是,随着《三体》获奖以及同名电影的杀青,科幻小说再度回到很多人的视野,《三体》带动的科幻热潮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科幻出版有多大的盘子,我统计了一下,大概就是1亿元。出版还只是一个源头,后面的影视化、动漫的改编、游戏,现在还没有做起来,只是刚刚开始尝试。”姚海军说,也许明年《三体》电影上映后,这个局面有可能改变。

  不可否认影视化的结合会进一步推动国内科幻热,但科幻作家们普遍认为,科幻产业的基点还是科幻小说创作本身。只有越多的作家投身于小说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被推介给读者,科幻产业才会真正兴起。

  “中国的科幻文学长期以来都是很薄弱、很低迷的基础。我不认为凭着一部作品获得一个国际大奖就能有什么根本的改变。我觉得还是要一步一步地积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慈欣如是说。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