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正文

看待中国教育,切忌被狭隘和偏见所蒙蔽

时间:2015-09-10 12:05:35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毛克疾 南亚观察者

  令人心潮澎湃的胜利日阅兵刚刚过去,9月10日教师节又已来临。虽然没有整齐威武的徒步方阵、没有雷霆万钧的钢铁洪流、更没有“使命必达”的冲天利剑,但是教师节的神圣和分量并没有丝毫逊色。历史经验表明,教育是一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前提因素。透过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肩负起了不可忽视的战略重任;而教育体系能否胜任则决定了一个国家中长期的竞争力,乃至国运。从这个角度上看,好的教育体制远比神兵利器更让人为之动容、为之神往。

  “中国的教育体系真的值得称赞吗?”在教育问题屡次激起热烈讨论的当下,这是一个很多人揣在心里的问题——既然教育事关大计,那么中国现在到底做得对不对?好不好?建国以来中国前行的轨迹表明,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弊病,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是也要知道,这套体制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人口形态、社会发展等基本国情相适应,为中国发展和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历史纵向比较,中国的教育体制盘活了天量级别的巨大人口基数,使国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跨越性的提升,为国家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做了必要的准备。与国际横向比较,这套教育体制使中国人口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取得质量超越,不仅形成了举世,的“人口红利”,高知识高素质的“人才红利”也逐渐显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优势。

  旧中国曾是不折不扣的教育弱国,虽然不时冒出几个异常耀眼的“大师”,但是整体人口素质极为低下,教育资源匮乏,全民教育更是无从谈起。1949年时,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全国只有60万小学毕业生。当时中学生就被当成“知识分子”,笔者的爷爷仅是高中毕业生就在解放后被选为县政府工作人员,人才缺乏程度可见一斑。然而,随着新型教育体制在建国以后不断推广,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各级毕业生的人数甚至呈指数式增长,到建国21年后的1970年,小学毕业生数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600万,初中毕业生也到近千万。通过国家大规模的经济投入和政治动员,基础教育规模急速扩张,教育也从少数人享有的奢侈品了,而变成了基本人人享有的标准配置,国民教育素质取得了千年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随着基础教育平民化,有限的资源被平摊到数量巨大的人口基数上,传统农业式的精耕细作精英教育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式的流水线教育,强调标准化和择优以提高效率。庞大的人口基数,科举传统再加,水线教育模式导致竞争激烈程度,提高,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那些原来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的普通人发现,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在竞争中获胜,由此考试这种最直接、但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成为主流。虽然应试教育有残酷、死板的一面,但是这种制度却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尽量多的学生纳入遴选范围,在相对平等的标准下进行择优录取,这客观上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率。

  基础教育的急速扩张和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使得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数量可观的人力资源。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小学毕业生数量达到最初的十倍,中学毕业生达六七十倍,增长率远高于同一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超前的教育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也为中国接轨世界、承接全球工业转移做好准备。中国被重新纳入全球贸易体系之后这个优势尤为明显:劳动力素质高于中国的国家,规模远低于中国;而劳动力规模可观的国家,素质却远不如中国。印度、印尼、尼日利亚等发展中人口大国囿于落后的教育体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合格劳动力队伍,而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虽然有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队伍,但在中国亿级别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冲击下优势并不明显。这种举世,的“人口红利”成了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比较优势,为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中国的“人口红利”呈现逐渐萎缩的局面。然而,中国依靠不断升级的教育体系和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存量却可以在“人口红利”萎缩的同时,激发新的“人才红利”,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的“劳工红利”,转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亟需的“技工红利”,甚至“工程师红利”。由于近年来中国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大规模扩招,而培养质量稳中有升,接受高等教育、掌握,技能、拥有丰富经验的中高端人才供应增长超前于相关实体产业但是增速,因此薪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员。清华大学《2014年国家创新蓝皮书》显示,中国的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17%),居世界第一。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5年来科研人员年平均增长率达20%。可以说,这种大规模的“技工红利”和“工程师红利”所带来的低成本创新、创造是中国发展新型制造业的关键优势,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如果没有进行历史的纵向对比和国际的横向对比,将目光局限在局部视野上,很容易得出片面甚至荒谬的结论;如果仅仅盯着几个民国“大师”看,面对当今中国工业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人们就容易哀叹“大师无存,教育凋敝”,而忽略了教育全面普及所带来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如果仅仅盯着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看,面对中国刻板、严格的应试教育,人们就容易感慨“中国扼杀创造、灌输教条”,而忽略了应试教育恰恰是资源不足时最公平高效的选拔方式;如果仅仅盯着在加州成群结队的印度裔高管看,面对竞争落败的华裔,人们很容易叹息“中国教育缺乏视野、人才素质不行”,而忽略了印度人在海外风生水起恰恰是因为印度国内教育、就业环境不佳,导致人才大量外流美国,试想如果中国,秀的人才全面流向美国,那么中印裔高管之争还会如此吗?面对中国教育的问题,一定要采取全面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切忌被狭隘和偏见所蒙蔽,将羡煞旁人的独有优势当做累赘糟粕。

  站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视角上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部波澜壮阔,极不寻常。“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就让我用这篇小文献给伟大的中国教育事业,献给为之奉献的先辈们和同仁们。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