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的官微今天上午公开抨击对方以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引发互联网舆论的普遍反感。两个官微后来删掉被认为是明显“互掐”的帖子,但北大四川招生组官微保留的一个置顶微博仍有“某校输红眼之后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之说,清华四川招生组官微提出自己以后要“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让人感到一些余怒。(6月28日,环球时报)
前几天北大清华抢生源闹剧,惹得公众骂声一片。今日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把闹剧升级,在微博上对掐,互呛对方招生不干净,再次引发舆情发酵。虽然双方很快删帖,两校也同时拿出高姿态,纷纷表示“坚决反对,不得批评兄弟学校”,可此次公然互掐再次验证了此前媒体的披露,虽然双方已经口头上“哥俩好”,可在高考招生上的互掐战火势必会蔓延下去,今后台面下的“失色于对方,失口于对方”绝不会减少或停止。
那么在招生问题上,北大清华何以要拼个鱼死网破?笔者看来,根源还在行政治校上。据说前两天北大清华招生人员为争抢广东某高分生发生身体拉扯,至于“身体招呼”之外的盘外招更是数不胜数。都是国内,大学的代表,何以如此有辱斯文?原因很简单,国内,的学校,当然要招分数,的学生。招生办年终上报工作总结时,当然少不了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多少个状元和高分段学生“尽入我彀中”的“规定动作”,领导看的脸上有光,自己工作也好量化,奖状和奖金都少不了,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附焉”。
典型的行政化治理套路。学生千差万别,素质各有不同,怎能简单用高分衡量一名高素质学生?而这些都不是行政人员要考虑的,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简单有效甚至一刀切的方式凸显工作成效,以及如何把工作做到位便于年终报告更好看。至于这些学生是否适合本校,为了抢得学生所做的承诺能否,兑现,打破公平竞争原则随便动用国家资源诱引学生是否对他们成长不利,行政化思维主导下的高考招生哪里管得了这些?
大学本应是学术重镇,对外呈现的也应是学术的斯文理性。可行政化主导下的高校招生,却显现出招人厌烦的势利与功利。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来自绵阳中学的高志华,而此前该生在清华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连笔试都没过。得知高志华“状元加身”,北大、清华四川招生办又对高志华“刮目相看”,纷纷出手争抢高志华。自主招生没通过,按说没有达到贵校的选拔要求,何以在当了状元后转身“示爱”?高校自主招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何在?典型的功利化行政思维在作怪,只有行政思维压过学术力量才能对分数和头衔如此谄媚。这样的思维定势之下,多少高分生上了不情愿的学校,多少分数有欠缺而品相最适合的学生只能与真爱学校失之交臂。
北大清华招生互掐源于行政化泛滥。如果大学回归学术本身,大学行政为教学科研让位并服务,如此势利谄媚不讲斯文的招生方式怎会大行其道?唯分数不看综合素质,要状元不要彼此适合者,典型的行政思维在作怪。为了招到状元、掐多少个尖不惜大打出手甚至斯文扫地,还不是因为怕回去被领导奚落扣了人头奖金?学术治理之风不显,遂有行政滥权之风劲吹。
为学校未来计,谁不想招到未来能给学校加分的人才?北大清华可以竞争甚至互掐,只是希望少义些行政粗暴之风,多一些学术温文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