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新旅游>正文

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召开

时间:2019-01-14 14:04:08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月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协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乡村遗产酒店2018年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在京召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致辞中指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如何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性激活、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作用的问题。立足古村落的保护,国家文物局多年来推动了多项工作,包括和建设部共同公布传统村落名录、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展了拯救老屋行动、集合各方力量推进古村落的建筑再利用等多项工作。同时,宋新潮,阐述了支持乡村遗产酒店的四个理由:第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社会资本投入保护工作;第二,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卫生条件的改善;第三,促进了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活化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乡村酒店对传统的保护,成为农民生活的新样板;第四,使整个空心化古村落有了新的生机,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以《文化遗产“活化”新问题》发表致辞,提出中国文化遗产的“活化”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第一,活遗产,如何活下去?与其制定很多统一标准,不如培养当地人的文化遗产自觉。第二,新遗产,应如何做?还需认真钻研,找到“文化血缘”的意义,进行“价值”的精准传承。第三,如何让遗产的IP拥有“灵魂”?也需认真探索,找出文化遗产中最能让现代社会接受的内容。同时,还要寻求多维利用的新途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通过《文化遗产活化的社会参与及政策供给:案例分析》指出,目前国内文化遗产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精英化、欧洲中心主义化、部门化和去市场化。需要秉持一种大众化、中国特色针对性、公共化和资产化的新价值观,以达成“看得到、看得懂、可参与、周边化”的文化遗产活化目标。同时,文化遗产活化应引入社会参与,包括多学科参与、游客参与、社区参与和资本参与。实现这些社会参与又需依赖各方面良好的政策供给。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