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延庆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三年来,延庆以2022年北京,、2019年北京世园会两件,盛会为引领,将全域旅游建设与服务保障两件大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办好两个会,搞活一座城,跳出旅游谋旅游”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全线打造,做好“+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
推进“赛会+旅游”,旅游与冬奥、世园创新融合,总投资253亿元建设延庆冬奥村、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世园会园区、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等多个特色项目,创新打造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推出花卉、果品、蔬菜、中草药等39个产业园,建设康庄等3个特色园艺风情小镇和10个现代园艺主题村庄;开发12条世园旅游精品推进线路,开发8条交通便捷、风景秀丽的自行车骑游路线。
推进“农业+旅游”,延庆深入挖掘世园会旅游功能,大力发展精致园艺产业,,打造四海凤凰坨百合谷、珍珠泉芝樱谷等多个以花卉、蔬菜、果树、苗木为特色的园艺产业观光园。
推进“体育+旅游”,延庆完成万科石京龙滑雪场升级改造一期工程,推进环球飞雪冰雪运动学校建设,丰富小海坨冬奥基地四季运动项目,大力引进世界,滑雪赛事,推动“夏都延庆?雪域海坨”品牌享誉中外
推进“林业+旅游”,延庆加强全域森林生态旅游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上万亩世园会周边绿化工程,加快八达岭森林生态体验基地项目建设;以三万亩平原造林项目为依托,打造体育休闲公园,构建“山区绿屏、平原绿海”的生态格局。
推进“文化+旅游”,延庆以生态文化为依托,融入世园、冬奥文化,开展长城文化带建设,打造北京长城文化“金名片”,全力推进八达岭驻场演出、岔道古城、长城森林音乐谷、梦幻长城球幕影院、康庄马文化产业园、大庄科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等,旅游文化项目。
推进“养生+旅游”,延庆充分发挥井庄镇、大榆树镇等地的中医药优势,依托乡村闲置院落,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设一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全链提升,讲好全域旅游“美故事”
为使交通体系全面便捷,延庆全面建设世园路等一批世园会,城市道路项目。配合延崇高速、兴延高速、国道110二期等道路建设,加强交通主干线休憩站点等设施建设。
延庆实施全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世园冬奥水生态治理等项目,推进城区夜景亮化提升、冬奥公共艺术雕塑打造、城区公园改造升级等美化工程,不断营造全域大尺度优美生态环境和大地景观。对八达岭长城等10余家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升级改造,全面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通过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健全延庆生态旅游智慧服务系统,建设延庆旅游大数据平台,搭建完善“长城内外”旅游电商平台,推动全区,旅游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逐步实现全域连接,智享旅游。
延庆依托全区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对乡镇、示范村、示范户、休闲农业园区的旅游从业者开展多方面专业化培训,累计培训达3万多人次,助力延庆旅游服务能力提升。
全民共享,推出富民惠民“招牌菜”
通过制定金融服务、奖励机制、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等四方面十项具体措施,延庆在全市实现率先打造,民俗村户、率先推出民俗户保险、率先搭建乡村旅游融资担保平台,形成保障乡村旅游健康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延庆通过联合化组织,形成发展合力。成立乡村民宿、乡村美食2个联盟、11个乡村旅游协会和4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立以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合作社统一经营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形成以珍珠山水、四季花海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产品,打造以“乡下有我一分田”为特色的农事体验产品,培育以山里寒舍等民宿品牌为亮点的新兴业态,百里画廊等特色沟域日臻成熟,慈母川等主题民俗村突飞猛进,张山营等特色旅游小镇初现端倪,“一沟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延庆2017年乡村旅游实现收入3.98亿元,“美丽延庆、食在乡村”旅游品牌成功培育,延庆乡村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富民惠民作用更加突出。
几年来,延庆旅游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为都市圈卫星城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典型示范,向全国交出了一份“两山”理论生动实践的延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