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成都落下帷幕。该双年展诞生于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2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创作的近60幅作品,吸引众多市民观展。
1月3日,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将打造体现成都文化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城市文化新,,为成都人留下乡愁记忆和历史文脉。
千年成都正加快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这张成都去年9月公布的蓝图,以天府文化为魂,以“三城三都”为六大路径体系,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发展升级到全球视野。
天府文化凝聚城市精神
2018年12月29日晚,中国交响乐团成都新年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奏响,标志着历经两年多建设的成都城市音乐厅进入调试阶段并基本具备音乐演出条件。成都城市音乐厅是全国第三、西部,的综合类剧院。从世纪经典音乐演奏会到流行音乐演唱会,从传统戏剧表演到实验话剧表演,都可在此举行。
不止成都城市音乐厅。新年前夕,杜甫“千诗碑”、新声剧场也相继落成,成都文化地图不断更新。
更新的还有一份份榜单:成都文创全国关注指数排名第三,成为“中国文创第三城”“世界第二梯队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2018年,成都城市发展成绩亮眼。
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浇灌出天府文化的明艳芬芳——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
天府文化是“活”的成都标识性的精神和人文气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今的成都,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迸发,平均每天新增专利注册超过300件。涌现出30余名全国全省道德模范,近700名“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在成都看来,发展天府文化绝不,于文化发展本身,更深刻的在于从精神层面凝结起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凝结起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磅礴力量。
“三城三都”成开放名片
盘点家底,成都现有博物馆150个、剧场38个、图书馆22个、文化馆22个;有书店3463家,总量居全国第二;有12所音乐或设有音乐专业的院校。2018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预计将达1000亿元,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去年以来,成都举行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召开世界名城建设大会,设计出“三城三都”的路径,即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在业态上,“三城三都”促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相互借力,共建共享。
眼下,成都人为两项世界赛事落地而激动:中国·成都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将于8月在成都市9个区(市、县)的近30个场馆举行;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世警会组委会对成都高水平筹备给予好评:场馆有特色,配套很完备,让人想留下来。
体育新业态与文化、科技、旅游、商贸、会展等新业态相互借力,将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和规模。
在体系上,从培育产业个体到集群发展,再到共建产业生态圈,“三城三都”顺应产业规律,勇闯多元化融合经济发展“蓝海”。
餐饮业被寄予厚望:到2020年末,全市餐饮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大关。2010年,成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为全球第二个、亚洲,城市获此殊荣。汇集5万余家川菜火锅店的成都,将把食品安全和创意美学有机结合,支持“老字号”与引入新美食协调并进。
“三城三都”,将使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步伐更加矫健。
高起点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作为战略方向,成都高起点建设。
融生态价值于产城融合发展中,公园城市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广阔空间——
成都将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功能有机兼容、彰显生活美学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产业功能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打造绿色、简约的消费场景。
用人文素养规划建设城市,用美学艺术管理营造城市。去年12月,成都宽窄巷子上榜全国11条知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这将带动一批步行街改造提升。天府绿道体系规划的2000多处体育场地,将给市民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
讲好成都故事,市民共建共享,成都着力形成“大合唱”——
融入“一带一路”,在全球30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展“南方丝路·熊猫之都”等营销活动。高水平举办各类节会,把“金熊猫文创奖”“华语青年作家奖”“金芙蓉音乐奖”等打造成国际化品牌。
培育文化名人,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让“我们都是城市主人翁”成为共识。从青少年抓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天府文化融合,塑造城市新风尚;落地文化惠民项目,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面向世界的成都文化表达,创造着别样的精彩。(记者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