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一场名为“百年场馆再出发”的主题活动将在广州沙面举行,以纪念、彰显拥有百年历史的游泳场和网球场历久弥新、不断焕发生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法国网球公开赛日前刚刚落下帷幕,中法两国相隔万里,文化背景迥然相异,但广州和巴黎在网球项目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沙面网球场曾主打土场(沙地),与红土场相当接近,被誉为“红土,”!而今,主打红土网球场的罗兰·加洛斯网球俱乐部已经在中国落地开花,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充满巧合。
网球前辈最爱红土场
昨天,中国网球泰斗沈建球在广州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网球队重新恢复,,冬训正是在广州沙面的土场(沙地)进行,而中国球员当年最擅长的场地也是土场。40多年后回望这段历史,人们不胜唏嘘,现今中国球员最不擅长的场地居然是前辈们的“最爱”。
但凡年长的“老广”肯定对沙面游泳场和网球场情有独钟,不但因为这里优雅环境,更因为那传承百年、令人着迷的人文历史。据介绍,广州市沙面体育俱乐部是市属体育场馆中,一座拥有逾百年历史的体育场馆,沙面游泳场始建于1887年,沙面网球场建于1905年,是广州市最早出现的网球场地,也是网球运动传入中国最早的登陆地。
沈建球回忆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沙面网球场还有草地场,有着十足的“英伦范儿”,70年代开始流行沙地,“沙地又叫土场,大概就是三合土(泥土、沙子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这是广东的做法,是比较接近红土场的场地;那时候也不用雨布覆盖,下完雨场地很快就可以自然干,可以马上打球。”
正是这种类似法网红土网球场的场地培养了一代代中国网球名将。
昔日训练从土地到硬地
据沈建球回忆,为了备战1974年伊朗亚运会,中国网球队恢复并展开冬训,“第一次冬训就在广州沙面,那时男队教练是朱振华,女队由我来带,后来队伍每年冬训都在沙面网球场。”
说起沙面网球场的历史变迁,沈建球说,从上世纪60年代的草地球场,到70年代的土地,有一个变化的过程,“1978年曼谷亚运会以后,我们对外交往多了,发现在沙地场上训练跟不上硬地场的速度,这激发了我们也要做硬地的想法,从那以后队员开始接受硬地场训练。”
沈建球饶有兴致地讲起中国网球场的变迁和技术打法的换代升级,“总的来讲,土场球速慢,底线打法多,上网少;后来技术也在变革,为了鼓励上网打法,比赛规则也改了。有一年全国比赛规定:底线三板之内必须解决战斗,否则直接判罚丢分;上网得分计2分,这些在网球历史书上都有记载。”
日前,记者与,中国网球推广人、天骄体育负责人者坤林聊起法网红土网球场,他对红土网球场充满深沉的爱,“法网红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人文气息,的确令人着迷。同时,红土球场可以有效缓冲对膝盖的冲击力,加上综合性价比很高,备受中国球友的喜爱。”也正因为此,他从一名网球爱好者,成为法网红土大中华区总代理,走上了推广红土网球场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天骄体育于2016年将法国网球公开赛红土品牌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家法网公开赛红土产品官方供应商。如今,法国进口红土已经开始在华南地区铺开,南昌、长沙等地的红土网球项目相继启动,并开始为球迷提供高水准的服务。
红土网球场承载着如此多的历史人文,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