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叫胃脘痛,也叫“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上腹部胃脘处胀痛。在胃脘痛的同时,常伴有嗳气、烧心、吞酸、呕吐等症状。胃脘痛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饮食因素造成。同时,忧、思、烦、恼、怒等情志因素导致的气机不畅,也会引发胃的病变。
“通则不痛,气血调和也;痛则不通,气血瘀滞也“。张生主任认为:气滞是胃痛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气滞可以导致血瘀、湿阻、食积,病久可由胃及脾,由实转虚。简单来讲,胃痛可分为气滞型、血瘀型和虚症型。临床上常常根据患者不同的病证,采取或理气、或化瘀、或和胃、或运脾的治疗方法。
一、又胀又痛,以胀为主——气滞型胃痛
恣食生冷、饥饱无常、忧思恼怒、情志失调等,都会造成胃气阻滞,不能通降,从而引发胃脘胀痛。同时,还会伴有反胃嗳气、吐酸烧心等症状。气滞型胃痛当以理气通降为主。
55岁的张先生胃痛反复发作近2年,经常胃胀多气,胃脘部偶有隐隐作痛,进食后胃脘胀得更厉害,不想吃饭,大小便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胃酸低。舌苔黄,脉缓。患者胃胀多气,进食后更甚,辨证为气滞食阻,胃失和降,予以“香苏饮“加减治疗。七剂后,胃脘胀痛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后按原方加减服十余剂,胃胀基本控制。
二、又痛又胀,以痛为主——血瘀型胃痛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滞日久,必然引起血痰,胃脘又痛又胀,以痛为主。此时单用理气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加用金铃子、元胡等既行气又活血的药物以达到行气宽胀、活血止痛的目的。
46岁的宋女士胃痛多年,每逢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就发作。症见胃脘又胀又痛,且烧心吐酸,苔薄黄,脉弦细。证系病久气滞血瘀化火。用金铃子、香附、苏梗、香橼皮、煅瓦楞、元胡粉、马尾连、佛手、良姜、砂仁、茣萸等组方行气活血、清火解郁。服药七剂,胃痛、吐酸诸症明显减轻。后即以上方加减十余剂,胃痛基本消失。后巩固治疗2个月,半年多来病情稳定,胃痛基本控制。
三、只痛不胀——瘀久入络型
如血瘀型胃痛继续发展,瘀久入络,胃只痛不胀,或刺痛难忍,有的伴有呕血或便血。张生主任认为,大凡痛有定处多是胃溃疡,痛无定处以慢性胃炎居多。疾病发展到此阶段,瘀血程度较重,当以化瘀活血止痛为主。
39岁的刘先生,因胃脘刺痛反复发作,于8月7日来院诊治。患者于4年前开始胃脘痛,经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目前空腹胃痛,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为典型的瘀血痛表现。且伴有烧心、吐酸、黑便,舌质微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患者胃痛反复发作,气滞血瘀,郁久化火,且有伤络征象,以炙刺猬皮、九香虫、佛手、元胡粉(粉)、甘草、马尾连、白芍、金铃子、香橼皮、煅瓦楞、茣萸处方调治。服十四剂后,空腹胃痛大大减轻,吐酸水症状消失,还有脘胀、食欲差的症状。在前方基础上加减,又服七剂,胃脘痛胀基本消失,食欲增加。
四、隐隐作痛——虚型胃痛
胃痛久延不愈,由胃及脾,由实转虚,转为脾胃虚证。脾胃虚证分脾胃虚寒和脾胃虚热两种。脾胃虚寒系久病耗气伤阳,证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肢冷便溏,或见泛吐清水,舌淡苔白,脉沉迟;脾胃虚热是瘀热日久伤阴损津,证见胃痛隐隐,灼热心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虚寒胃痛,予以补气温中,散寒止疼;虚热胃痛,可养阴益胃,和血止痛。
36岁的沈先生患胃溃疡多年,反复发作。近日胃脘隐痛,遇冷必发,喜按喜暖,伴食少、腹胀、嗳气,吐清水,乏力肢倦,面色萎黄,大便溏,舌淡苔白,脉弱。一派虚寒表现,遂予黄芪建中汤加味。七剂后,胃痛明显减轻。但遇寒冷即发作,服用上方后即能缓解。
总之,上述胃脘痛的表现各不相同,或以胀为主,或以痛为主,或只胀不痛,或只痛不胀,或隐隐作痛,因其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通过行气活血以达到气行胀消、通则不痛、脾健胃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