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思冠: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很多人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而且把心理健康也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我们还是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或他人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问题呢?
唯思冠:心理问题是心理异常的其中一类,是由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严,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通常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负面的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沮丧、自责等情绪。不良情绪可持续数日或数周,甚至达到一到两个月而不能化解。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多种不同的事件连续发生,引发的负面情绪超过两个月。
拥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虽然情绪低落,但仍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能持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交往等功能,但效率有所下降。唯思冠:一般心理问题在人们的生活经历中会经常发生,在各个年龄人群中普遍存在。而且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情绪行为、表达能力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
相对于一般心理问题,严,理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往往较一般心理问题更为显著和迅速。当事人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失控尤为明显,甚至出现明显的冲动和失控行为。引起严,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当事人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愤怒、悲哀等情绪。这些痛苦情绪会持续两个月以上至半年以下。
唯思冠:严,理问题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断有所耳闻,各个年龄人群中均会出现,有时还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例如贵州公交车司机坠湖事件、河南考生撕毁同学答题卡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北京司机跳桥自杀事件。当事人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其反应就会越强烈,大多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的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唯思冠:除了心理问题外,还有因心理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也是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不良行为是对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带来健康损害的一类危害行为的统称,是个体或群体偏离个人、他人、社会期望倾向的一类行为。有研究表明,多数常见病的发生,或多或少与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而且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会强化不良行为,使得疾病难以彻底治愈。因而只有通过改变个人的不良行为,养成健康习惯,才能防疾病发生或使疾病的治疗更为有效。健康行为是保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
唯思冠: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四类。一是不良生活方式。这个不用说,很常见。二是致病性行为模式。这个模式可分为两个类型:A型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也称为“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如紧张、急躁。C型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也成为“肿瘤易发性行为”,如情绪压抑。三是不良疾病行为,如不遵守医嘱,讳疾忌医。四是违规行为,这是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行为。
唯思冠:当前社会还普遍存在一种严重的成瘾行为,即手机和网络游戏成瘾。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成瘾行为。这种成瘾行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当成瘾者被迫停止时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等症状,导致家庭矛盾增多,社会活动减少,工作学习无法完成,甚至有可能产生自残或自杀等行为,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唯思冠:作为当代人,以上这些心理行为问题我们要有所了解,并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这并不只是一句政治口号,是当前社会中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基础);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生活节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规律生活,有效应对问题;积极锻炼,合理培养兴趣;自我觉察,善交朋友;释放压力,定期放松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