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再到“做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引领者”,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吉利集团用产品“说话”,持续创新升级,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吉利汽车澎湃的创新动力,也是中国制造实施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回响。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吉利进军汽车行业得益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身为吉利创始人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回忆起自己15岁那年,看到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1981年,李书福开了一家照相馆,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1986年,李书福从生产冰箱配件、装潢材料和摩托车等开始,成为制造业创业大军中的一员。1997年,吉利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在浙江临海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同年8月,吉利的第一辆整车下线。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吉利也拿到“准生证”,获准生产轿车,开始规范化生产。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老百姓对汽车等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当时,汽车价格昂贵,属于高档奢侈品。
吉利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需求和价格供给这一矛盾,果断采取“低价战略”,提出“三五”造车目标,即“五万元、五升油、五个人”,意即车子售价仅为五万元,跑一百公里只需五升油,车内能坐下五个人。
价格低廉但质量过关的吉利汽车一举冲破轿车合资企业的市场垄断,使轿车从奢侈品变成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消费品,吉利成功跻身中国轿车行业十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吉利集团从“小作坊”起步,靠着“小步快跑”“薄利多销”,探索了一条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造车之路。
“造每个人的精品车”
雪后的江南,气温骤降。但在浙江的一些汽车4S店,“一车难求”的吉利领克汽车是一个常被问及的“热词”。今年1-11月份,领克品牌销量11.46万辆,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辆,尤其是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向高端化突破的领先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吉利不光追求价廉,更注重产品品质,其间经历了两次“转身”。
在相继推出几款靠低价占领市场的车型后,2007年,吉利和经销商签署《宁波宣言》,宣布放弃价格战,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转型,在技术、品质、服务、员工生产条件、车内空气质量、零部件采购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技术水平也获得提升,2014年开始第二次转身,宣布“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发展战略。吉利车的平均售价从以前的五六万元提升到8万元,一些高端车卖到18万到20万元,在市场上收获了良好的销量和口碑。随着吉利汽车高端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单车售价逐年攀升,消费族群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向一二线城市和年轻化转型。
这个从坊间出发、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汽车品牌,开始代表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做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引领者”
面向未来,如何打好转型之战?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内,吉利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外,以开放的胸襟、全球化视野,积极开展跨国并购,成为吉利创新转型的关键之举。
吉利精品车战略的底气在于技术。2017年,吉利和沃尔沃联合推出开发的CMA架构问世,引发行业震动。在技术研发方面,吉利不遗余力。2017年,吉利汽车收入超过1100亿元,研发投入占10%。
围绕“让中国的汽车跑遍世界”的目标,吉利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全球布局。201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入围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也正式迈出了进军世界的步伐。
除沃尔沃汽车外,吉利还并购了宝腾、路特斯、戴姆勒,收购了美国一家飞行汽车公司。吉利的人才也实现了国际化,控股集团1.35万名研发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进入新赛道。新能源汽车是吉利布局的,之一,吉利提出了“做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引领者”的目标,打算2020年销售的汽车中90%都是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也在加紧布局。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契机,吉利成立曹操专车,实现汽车制造商向平台服务商的转型。